公司兼收的因素及应注意的事项 |
分类:时事点评 时间:(2015-01-19 11:55) 点击:253 |
公司兼收的因素及应注意的事项 公司兼收的存在哪些因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收购方在目标公司的协助下对目标公司的资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进行资产评估,对目标公司的管理构架进行详尽调查,对职工情况进行造册统计。 公司兼收因素: 1、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经济效益当然是首位的。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分摊管理费用,进行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市场营销,可以集中足够的经费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和设计,可有更多的能力获得产品的生产成本、价格、生产技术、资金来源和顾客的购买行为。比如,康佳集团在发展初期通过兼并各地的电视机厂扩大规模,整合营销渠道,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发展的机会,在后来的彩电行业的剧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2、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收购进行生产的扩张相对于重新建厂要节约时间和投资,能利用对方现成的人力、技术、销售渠道、业务网络,从而加快进入新市场的速度,同时减少投资风险。一些跨国企业就是通过收购国内相关企业的产权实现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的。在中国加入WTO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采取这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也会采用同样的方式走向世界。在这方面,海尔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加强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纵向收购可以拥有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地或产品的最终用户,确保原材料、半成品的供应或者提供产品的销售渠道和用户,从而节省了销售费用,减少了经营风险。比如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时候,一些耗电量大的企业通过投资或收购电厂来为自己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4、企业融资需要 一方面,通过收购金融企业,可以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如海尔集团收购鞍山信托投资公司和湖北的长江证券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另一方面,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能力,而且由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相对公开可信,其在银行的借贷能力也较一般企业要高,因此也有很多企业有通过并购控股上市公司从而建立一个融资平台的需求。 注意事项: 一、信息错误 这是在我国实施兼并的最大陷阱。在中国,信息的取得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就算千方百计得到了信息,里面也有惊人的错误。因为,有时连一个企业的老总也搞不清有的资产在法律上是否存在。况且,卖方在兼并前不讲实话是常有的事。其他关键信息错误如交易主体无资格,产权交易客体不明确,交易程序违法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方面费用千万不要吝啬。在中国,兼并的利润通常远远大于其他规范的市场经济国家,但一定要请懂行的专家才行。 二、经营不善 包括不能象管理原来的企业那样管理新的兼并后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开展随后的计划,因为总有意想不到的开销,如被购企业的种种或然负债等;不了解将进入的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外资兼并时不仅仅是要了解中国对手,还要了解已经或将要进入该市场的外国对手,以及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原先经营计划的冲击;不能解决企业和地区文化差异问题;被购企业的职员将有关技术和市场的商业秘密外泻;被购企业的卫星厂或未并部门同行竞业瓜分市场等。 买方所购买的是一个能够运转的整体业务,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资产总和。不了解具体情况的经营者是不可能获得兼并成功的。找当地的专家会对兼并者有所帮助。听从专家的意见,在重要岗位设置你的管理人才,建立有效制度,进行管理重组,精简机构,增强科研实力以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如果不是现金宽裕,在兼并方法的选择上注意采用现金流量少的方式。聘请有关专家对市场进行专项调研和提供管理咨询。
该文章已同步到:
|